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变压器抽头电感的测量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变压器抽头电感的测量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电感表测量方法?
具体步骤:
A、通过观察变压器的外貌来检查其是否有明显异常现象。如线圈引线是否断裂,脱焊,绝缘材料是否有烧焦痕迹,铁心紧固螺杆是否有松动,硅钢片有无锈蚀,绕组线圈是否有外露等。
B、绝缘性测试。用万用表R×10k挡分别测量铁心与初级,初级与各次级、铁心与各次级、静电屏蔽层与衩次级、次级各绕组间的电阻值,万用表指针均应指在无穷大位置不动。否则,说明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。
C、线圈通断的检测。将万用表置于R×1挡,测试中,若某个绕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,则说明此绕组有断路性故障。
D、判别初、次级线圈。电源变压器初级引脚和次级引脚一般都是分别从两侧引出的,并且初级绕组多标有220V字样,次级绕组则标出额定电压值,如15V、24V、35V等。再根据这些标记进行识别。
E、空载电流的检测。(a)直接测量法。将次级所有绕组全部开路,把万用表置于交流电流挡(500mA,串入初级绕组。当初级绕组的插头插入220V交流市电时,万用表所指示的便是空载电流值。此值不应大于变压器满载电流的10%~20%。一般常见电子设备电源变压器的正常空载电流应在100mA左右。如果超出太多,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性故障。(b)间接测量法。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中串联一个10/5W的电阻,次级仍全部空载。把万用表拨至交流电压挡。加电后,用两表笔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降U,然后用欧姆定律算出空载电流I空,即I空=U/R。
F、空载电压的检测。将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接220V市电,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接依次测出各绕组的空载电压值(U
21、U
22、U
23、U24)应符合要求值,允许误差范围一般为:高压绕组≤±10%,低压绕组≤±5%,带中心抽头的两组对称绕组的电压差应≤±2%。
G、一般小功率电源变压器允许温升为40℃~50℃,如果所用绝缘材料质量较好,允许温升还可提高。
H、检测判别各绕组的同名端。在使用电源变压器时,有时为了得到所需的次级电压,可将两个或多个次级绕组串联起来使用。采用串联法使用电源变压器时,参加串联的各绕组的同名端必须正确连接,不能搞错。否则,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。
变压器抽头和线圈怎么看?
抽头数是变压器中的一个概念,抽头数越多,我们就可以得到越多的电压信号。滤波器,每一级都保存了一个经过延时的输入样值,各级的输入连接和输出连接被称为抽头。一
个M
阶的FIR
滤波器将有M+1个抽头。如用在变压器、收音机的线圈。
抽头线圈的作用一般做耦合变压器用,抽头能滑动的可以调整变比。再者作为中位点使用,可以减少整流管数量,缺点是电压下降,但电流增大。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,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:马达、电感、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。
电风扇换档的原理?
交流电扇的换档,常见有两种:电容分压和电感分压 在学物理时电容是绝对绝缘的,电感是没有电阻的 但是,电容里面的介质虽然是绝缘的,但也可以看成是电阻很大的导体(导体,绝缘体无界限) 所以,实际中的电容,可以看成是一个等效电阻R与一个理想电容串联,同理,实际的电感,可以看成是一个理想线圈与一个等效电阴r串联(R很大,r很小) 而理想电容是不消耗电能的,它只是进行着充电和放电作用,但因为这样所以才有一个容抗Xc=2*3.14*f*c,于是,如果把电容接到电压为U的交流电源,真正耗电的是等效电阻R. 同理,电感也差不多原理。不再重复。 至于为何电容,线圈充放电会形成阻抗(但不耗电),请看高三物理选修本或相关电工手册。 所以,不管是电感分压还是电容分压,等效电阻所耗的电很小,可忽略。但,风扇转动得越快,就得消耗越多电能,把它转变成机械能(风能)----能量守恒定律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变压器抽头电感的测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变压器抽头电感的测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